記住帳號
詳細介紹
謝氏宗史淵源
 謝氏宗史淵源
    摘錄自台北縣謝氏宗親會第1屆第3次會員大會手冊

一、鼻祖炎帝的史績
    我謝氏之先,淵源於炎帝,系出姜姓,當時人民生活還停滯在畜牧時代,炎帝為了要改善人民的生活,乃發明來耜,教民耕種,從而進入到農業社會,世人歌功頌德,便稱他為神農氏。他並且定日中為市,以通貨財,另一方面嘗百草,作方書,來為民除病,因此炎帝神農氏不但是以農立國的開創者,而也是商業和醫藥學的鼻祖,他建都於陳,後來遷到曲阜,在位一百四十年而崩,傳了八世,共享五百二十年的國祚,這是遠古史上對我鼻祖的一段記載。

二、唐虞四嶽的崇高偉大
    在唐堯虞舜兩代,先人是掌管四嶽,所謂四嶽,就是東嶽泰山,西嶽華山,南嶽衡山,(亦稱霍山),和北嶽恆山。當古代天子巡狩四方的時候,就在四嶽來接見諸侯。至於四嶽的職掌,就是總領方嶽諸侯,以祀奉嶽神。在神權時代的上古,這一個任務要算最崇高偉大的,後來尹吉甫贈送申伯公的詩篇(大雅崧高),開宗明義的就說:崧高維嶽,駿極於天,維嶽降神,生甫及了。把這幾句詩解釋一下,就是說:最崇高的是唐虞四獄,他能夠克盡職責,真是偉大極了,可以說是德配天地啊!因此能獲得四嶽神明的庇佑,所以在周穆王時降生了一位偉大的人物,叫做甫侯,到了周宣王時又出了一位為國家民族屏藩楨幹的申伯。

三、光榮的受姓史實
    周武王伐紂以後,建立了一個在中國史上享國最久的王朝,周初封道建諸侯,除了封同姓的族親以外,還封異姓功臣和先代之後,姜姓受封的國家便有焦、齊、申等。姜氏和姬周世代為婚,結兩姓之好,到了西周末葉,不幸出了一個厲王胡,貪利歛財,實行暴政,百姓自不免有批評朝政而毀謗天子的,厲王不知自省,反用巫人來監謗,拿屠殺的手段來防止人民對他的不滿,於是形成了道路以目,人民敢怒而不敢言。厲王窮奢極慾,毫無顧忌,終於釀成了人民的暴動,把厲王放逐到彘(今山西霍縣),這時朝廷無主,暫由卿相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政,維持十四年的局面(西元前八四一至八二八年)。等到厲王死了,其子宣王靖繼位,這時國內人心未附,四夷便乘機叛亂,其中為患最大的要算北狄玁,這個狄人就是夏朝的獯鬻,商朝的葷粥,在周朝叫做玁狁(或稱獫狁),也就是後來秦漢時代的匈奴,當宣王五年(西元前八二三年)玁狁猖獗,佔領了焦、獲,侵略到鎬(千里之鎬),方,繼續入寇到涇水之北,因而京師震撼,局勢非常緊急,宣王不能考慮冬夏不興師的古制,在這年六月間任命元舅申伯和尹吉甫去討伐玁狁,卒能挽狂瀾於既倒,救民族於危亡,因此詩經小雅中有六月一篇便是詩人歌頌太師尹吉甫(宣王時為卿士幽王錫命為太師)討伐玁狁的功績。至於申伯公因戰功封於謝邑,在就國之際,太師尹吉甫作詩以送別,這就是上述的大雅崧高之詩。凡八章,每章八句,把受姓就國的經過繪聲繪形的敘述得相當詳盡。章實齋說過:『六經皆史也』。那末,在二千七百八十年前我謝氏因功受姓光榮燦爛的一頁,真是照耀史冊,永垂不朽啊!

四、兩漢三國時期的家聲
    謝邑亦稱謝國,故地在鄧州的南陽,據說河南唐河縣謝姓戶口要佔全縣人口十之七八,事實告訴我們,現在河南省唐河南陽一帶,就是姬周時代謝邑所在。
   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,謝氏基礎仍在河南,而宗支綿延,卻也源遠而流長了,漢昭帝時代有謝殷者為中郎將,後封章鄉侯。
    王葬篡漢時,南陽人謝躬,輔佐更始帝劉玄起事,官居尚書令,當時光武帝劉秀還是臣屬更始,任大司馬之職,躬公與光武共同平定了邯鄲。這時群雄並起,公孫述占據西蜀,僭稱帝號,牂牁人謝暹忠貞不二,保境為漢,聽說光武帝在河北,乃遣使繞道從番禺北上朝貢,光武帝嘉獎他的忠義,號為義郎。
    在東漢明帝時,申伯公十六世孫夷吾公字堯卿,蓄道德,能文章,他在壽張縣令的任內治績裴然,據說在永平年間,有蝗蟲起自泰山,飛經壽張縣境的高空,而末停集虐民,堯卿公至誠感天,卒能為蒼生免禍。後來大史學家班固非常仰佩,由他的推薦而出仕鉅鹿太守,最後又轉為下邳令。
    東漢順帝時代,揚徐兩州盜賊蠭起,焚掠害民,有下邳人謝安者(與晉太傅安石公係兩個人),率領宗親擒斬賊首徐鳳,因平亂之功而封為平鄉侯。
    靈帝時,有東武陽人謝弼公字輔宣,中直方正,因對策而除官郎中,後以直諫遭忌,出為廣陵府丞。
    在獻帝建安年間,經大文學家孔融推薦的有章陵人謝該公字文儀,仕為公車司馬,徵拜議郎,他是當時的名儒,門徒整千人,其學術精於左氏春秋。有河東人樂詳,條列左氏疑滯整十事,從南陽步行去請教他,該公都為他解釋,此書名為謝氏釋。此外還有九江人謝曼卿,對毛詩特有造詣,著有詩訓。
    到了三國時代,仕於東吳的有宛人謝景公,官豫章太守。會稽人謝淵公字休德,舉孝廉,仕建武將軍。山陰人謝承公,為武陵太守,著有後漢書百餘卷。
    上述兩漢三國時代,我謝氏先人無論在政治上學術上或氣節上都有煊赫的成就,這也都是信而有徵的史實。

五、謝氏的黃金時代
    劉禹錫詩云:『舊時王謝堂前燕』,真是家喻戶曉,人所共聞的。謝氏的黃金時代,始於兩晉,而特盛於南朝。據金公支乘的記載,受姓始祖申伯公之十九世孫謝震公遷寓陽夏(今河南太康縣),傳八世而有謝纘公,在西晉初年仕典農中郎將,纘子衡公,於晉武帝太康七年(西元二八六年)任國子祭酒,不久之後,晉朝發生了八王之亂,繼而五胡亂華,衡公便遷寓於浙江的始寧東山,這便是我會稽派的始祖。
    衡公有二子,長日鯤,字幼輿,仕豫章太守,次曰裒,任太常卿封福祿伯。鯤一子名尚,拜尚書僕射,鎮西將軍,人稱『謝尚似顏回』,可見他聰明過人之處,裒公生六子,曰交、曰據、曰安、曰萬、曰鐵,曰右,不但在會稽始祖派世系圖傳(附後)及謝氏人物考中都記有詳細的事功,就是正史列傳或年表上也是斑斑可考的。
   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(西元三一一年),匈奴族漢劉曜攻陷洛陽,懷帝被俘遇害,後五年就是愍帝建興五年(西元三一六年)劉曜再攻陷長安,俘虜了愍帝,西晉亡國。西元三一八年晉元帝在建康(今南京)卽位,這便是史家所稱的東晉了,北方胡族紛爭,所謂五胡十六國,在中國歷史上真是一個空前紛亂的時代,前秦符堅統一了北方,決心南下伐晉,企圖做統一天下皇帝的美夢,他不聽王猛的忠告之言,於晉孝武帝太元八年(西元三八二年),率領八十七萬人馬到了淝水,這時候東晉的都城萬分的震恐,朝廷上下誰不是膽戰心寒,只有我六十世先祖晉太傅安石公鎮定沉著,命令六弟石公,長兄奕公的三子謝玄公和他的次子謝琰公,幾乎是全家動員了,他們只帶所訓練的北府兵八萬勁旅,真所謂一以當十,百以當千,結果擊潰了秦軍,符堅敗回被部將姚茛所殺,前秦滅亡,北方再陷於分裂,東晉在江南的政權便因此鞏固,後世史家多盛贊淝水之戰為南北朝對峙的關鍵。
    【丹桂有根,偏長詩書門弟】。這話誠然不錯。自東晉以後,歷宋、齊、梁、陳一百七十年的南朝,中央政權以及地方政權多握在謝、王兩家,後世有些史學家對這種貴族政治不免有所批評,當然,沒有參與政治的在野人士固有遺才的,但當時執政的先人卻沒有一個才不稱職的。例如前述仁祖謝尚公,八齡送客,應對驚人,惠連公十歲能文,希逸謝莊公七歲能文,其子敬沖謝胐公十歲能文,父子都有神童之譽,幾卿公也被稱為神童,年十二補國子生,如果今天有十二歲的少年能進了大學,或者七歲十歲就能作一篇文不加點的好文章的話,不都是被贊為天才嗎?
    謝家在政治上的光榮璀燦,固已盛矣,至於在文學方面,康樂靈運公和宣城謝脁公合稱為二謝,康樂公「池塘生春草」,玄暉公(謝脁)澄江靜如練,以及道轀『未若柳絮因風起』的詩句,千秋膾炙人口,以詩仙李太白的高才,還有,「一生低首拜宣城」之感,「芝蘭玉樹,挺秀庭階」,這難道是偶然的嗎?

六、各地謝氏宗族的發展
    謝姓民族氣節,為一般所罕見的,因為北朝為胡族所建,在北史列傳中,便找不出一個姓謝的。因此我們可以說謝氏在兩晉南朝對政治上的貢獻,是責任感而非是爭權利了。隋文帝本為北周之臣,纂北周進而統一南北,所以在隋代的中央政府,與謝姓是無淵源的。會稽派十五世祖有林公者,生三子,長曰偉公,居會稽,子孫化於浙江,明相國謝遷公便是浙江餘姚的人氏,次曰杰公為歙州教授,卽是遷歙的始祖,今日皖南和江蘇武進一帶,都是他的後裔,三日倪公,任臨安太守,遷居潛陽,他的子孫由江西發展到閩粵等地,北宋時代吾歙派十五世直系先祖右諫議大夫宗源謝泌公,以直節而顯名。宋末忠貞殉節的枋得叠山公便是倪公的裔系,閩、粵和遷族本省(台灣)的宗親,多奉祀叠山公的。會稽始祖派十三世寄吾公為上蔡令(今河南上蔡),逐居該邑,宋代理學大家上蔡先生良佐公,當屬寄吾公之後。今日兩湖宗親多是會稽派三世祖萬石公的支系。其他各地宗支的發展,以篇幅和史料之限,尚待將來繼續蒐集補充。
 
回上頁
網頁設計 總瀏覽人數:132470 回首頁| 關於謝姓| 公告訊息| 宗親會交流| 文創專刊| 活動行事曆| 企業交流| 菁英集| 活動集錦| 網站連結| 祖譜協尋| 生活特效| 聯絡我們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*768 建議使用IE7或以上版本瀏覽器。 謝氏寶樹家族 Xie Baoshu Clan    網 址:www.xie-b-c.com